Add to Book Shelf
Flag as Inappropriate
Email this Book

公共危機責任政府道歉行為的話語傳播研究

By Lihao, gan

Click here to view

Book Id: WPLBN0100304223
Format Type: PDF eBook:
File Size: 0.1 MB
Reproduction Date: 9/18/2022

Title: 公共危機責任政府道歉行為的話語傳播研究  
Author: Lihao, gan
Volume:
Language: Chinese
Subject: Non Fiction, Political Science
Collections: Authors Community, Politics
Historic
Publication Date:
2022
Publisher: 華東師範大學國家話語生態研究中心
Member Page: lihao gan

Citation

APA MLA Chicago

Lihao, B. G. (2022). 公共危機責任政府道歉行為的話語傳播研究. Retrieved from http://gutenberg.cc/


Description
本書總共十章,第一章討論道歉行為的各種悖論。第二章到第六章則從戲劇五要素出發, 10 分析道歉行為實踐過程中的各種策略性規則。第七章和第八章討論如何運用“行為戲劇主義” 理論分析“針對歷史事件和國際事件的道歉”。第九章則討論政府道歉行為如何制度化並保 持制度權威。第十章則重點介紹“行為戲劇主義”理論追求、淵源、內容和價值。本書既適 合重視應用的讀者,也適合重視理論思考的讀者。只希望從本書獲取道歉行為實踐應用的讀 者,可以省略閱讀第十章

Summary
2010 年是本人的轉折之年。這一年我剛剛迎接了自己女兒的誕生,就從紀律嚴明的部 隊轉業進入到自由寬鬆的華東師範大學傳播學院。在這次轉業過程中,我必須面臨兩個挑戰, 一個挑戰是必須迅速從部隊生活重新適應地方生活,一個挑戰是必須從自己鑽研 10 年之久 的語言學專業轉向嶄新的傳播學專業。 前一個挑戰,我很快完成,可是後一個挑戰直到現在我還沒有完成。我希望自己的研究 能夠既立足語言學,又能夠關心“傳播學”的核心命題。我還希望自己的研究既能夠對語言 學和傳播學的研究領域都有所突破,又能夠不僅在理論上有建樹,而且具有一定的實際應用 價值。 為了達到這個目標,我花了多年時間研讀語言學、政治學、社會學和傳播學等各種著作, 終於決定耕耘一塊尚待挖掘的跨學術領域——公共領域中的“言語行為”研究。傳播學的實 質是關注資訊交流的學科。而語言不僅是資訊本身,也是資訊的重要載體。也就是說,語言 學中的各種流派和理論天然地可以為傳播學服務:批評性話語分析可以分析新聞、廣告、微 博、微信等各種媒體背後的話語框架和話語動機;修辭學分析可以對傳播效果評估和傳播策 略設計提供理論洞見;認知語言學則能夠為各種傳播現象提供有效的解釋。 實際上,“言語行為”研究一直是語用學和修辭學的核心命題,其起源於維特根斯坦的 語言哲學研究,隨後被英國著名語言哲學家奧斯汀作為反抗邏輯實證哲學的工具而開闢出的 一片豐富多彩的理論窪地。該理論窪地經過美國心靈哲學家塞爾,德國政治哲學家哈貝馬斯, 法國解構主義哲學家德裏達的進一步論述而豐富與系統起來。隨著“言語行為”理論在哲學 界日益受到重視,中國現代修辭學也水漲船高,開始迎接學術上的又一個春天。 中國現代修辭學起源於陳望道先生的《修辭學發凡》,其提倡從美學層面關注文本的各 種修辭樣式和辭格,為文章鑒賞和寫作提供了非常實用的理論工具。陳望道的這種研究路徑 影響了中國修辭學界 50 多年。隨著改革開放,西方各種語言學理論和修辭學流派介紹進入 中國,中國修辭學界胡範鑄先生和劉大為先生又不約而同地提出了“修辭學轉向”這個重要 命題。劉大為先生借鑒語言學的研究思路和方法,提出了“修辭構式”理論,試圖促使修辭 學研究科學化和嚴謹化。胡範鑄先生則受西方語用學中“言語行為”理論的啟發,提出“新 言語行為”理論,其不僅試圖解決西方語用學中各個研究方向雜亂不系統的毛病,而且試圖 改正奧斯汀、哈貝馬斯、塞爾和德裏達純粹重視形而上思辨的不足,繼續發揚修辭學理論重 視話語實踐的傳統。 顯然,胡範鑄先生“新言語行為”理論為中國現代修辭學提供了一塊可以長期挖掘的富 礦。在這塊富礦中,中國修辭學不再僅僅局限於美文鑒賞和寫作的領域中,而是可以充分和 西方修辭學對話,深入到政治學、傳播學、社會學、哲學、心理學、國際關係學等各個領域 中去,從而有可能為中國修辭學研究傳統重新開闢出一片嶄新的天地。 “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既然發現富礦,就要抓緊挖掘。傳播領域中存在各種各樣 的言語行為,比如承諾、請求、道歉、命令、威脅和教育等等。到底如何進行話語實踐,遵 循哪些規則,才能在各種不同的語境中達到這些“言語行為”的效果,並促進社會的進步, 理應是學術界加以思考並解決的問題。 9 實際上,這個領域的部分問題,西方有些學者從博弈論視角和政治心理學視角已經進行 了卓有成效的研究。托馬斯·謝林從非合作博弈論視角分析了人類交往中的承諾和威脅行為, 改進了我們對人類衝突和合作的理解,並因此獲得了諾貝爾經濟學獎。羅伯特·傑維斯則從 政治心理學角度分析了國際交往中利用信號和標誌實施欺騙行為的效果問題。這些研究成果 的提出和被認可,都不約而同地預示了傳播領域中“言語行為”研究的重要性。 在這種認識基礎上,本書開始關注公共領域中的“道歉行為”,希望不僅能夠通過對“道 歉行為”的各種悖論進行分析,找到解決這些人際交往衝突的可能辦法,而且能夠借此提出 一套能夠和謝林博弈論方法有所不同的分析方法和分析路徑。實際上,修辭學視角下的“言 語行為”研究和博弈論視角下的“言語行為”研究有所不同。博弈論著重分析人們實施各種 言語行為時所面臨的困境以及彼此博弈求勝的可能性。而修辭學則試圖在分析場景、角色、 動機、話語、時機的基礎,為話語實踐者提供各種可供參考和啟發的“策略性規則”。 因此,本書從修辭學視角提出了“行為戲劇主義”理論。該理論強調以“言語行為”為 核心,一方面探究人際交往中各種言語行為實踐的悖論與困境,一方面探究言說者如何充分 利用、搭配、安排各種言語資源,有效地實施“言語行為”。也就是說,和導演從場景、時 機、角色、話語、動機入手排練一場戲劇沒有什麼區別,任何言語行為都是言說者靈活利用 動機、場景、角色、時機和話語這五個要素中的資源,破除交際困境,以期達到最恰當修辭 效果的戲劇行為。 值得一提的是,“戲劇主義”是一個社會科學領域進行理論發明常用的隱喻。社會科學 學者常把人際交往看成舞臺戲劇表演,並運用隱喻思維,從不同視角構建了不同的戲劇主義 理論,比如特納的象徵戲劇理論、戈夫曼的日常社會戲劇理論、巴爾斯的意識戲劇理論和勞 雷爾的人機交互戲劇理論等。“行為戲劇主義理論”對隱喻概念推進社會科學理論研究的看 法進行了反思,指出不僅社會科學理論受隱喻的影響,隱喻也受社會科學理論的影響,即各 種不同的科學理論看似使用同一個隱喻,實際上由於研究目的和學者視域不同,會呈現完全 不同的特點。“行為戲劇主義理論”還根據社會科學中各種戲劇隱喻理論的洞見和缺陷,指 出它們彼此在同一隱喻關照下進行對話的可能性,並在更高層次上提出建立促發社會科學理 論發明的“戲劇隱喻理論要素庫”設想。也就是說,“行為戲劇主義理論”強調了戲劇中“場 景、角色、動機、話語、時機”這五要素,即“戲劇隱喻理論要素庫”中的各種戲劇概念工 具都可以置於這五要素中,成為言說者進行言語修辭的符號資源。 本書對各種道歉案例的分析,及其對“道歉行為”的闡釋和總結,都是在“行為戲劇主 義”理論指導下的思考。同樣,公共領域中的威脅行為、承諾行為、宣傳行為、危機公關行 為、教育行為和有效溝通行為等都可以在充分收集各種案例的基礎上,遵循這種“戲劇主義” 研究思路,催生出有價值的專著。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言語行為的目的是多樣的,比如“滿足個人利益”“滿足家族利 益”“滿足團體利益”“滿足民族利益”“滿足國家利益”等。目的不同,言說者調用符號 的資源和策略就可能非常不同,甚至相互矛盾。那麼言說者如何處理這些不同和矛盾呢?在 政治、經濟、通訊、交通全球化,和處於核戰爭恐怖威脅下的今天,所有人類都是“命運共 同體”,只有“人類共同體的利益”才是“言語行為”實踐的最高目的。而什麼樣的價值觀 才能滿足“人類共同體的利益”呢?我認為哈貝馬斯基於“真誠性、真實性和正確性”基礎 上的“交往理性”應該成為所有言語行為實踐的最高目標。即使是外交領域的“威脅行為” 和“宣傳行為”,其最深層的價值觀,都應該摒棄馬基雅維利式的狹隘利己主義,而應該遵 循主體間性的交往理性,用“愛”“自由平等”“開放”“尊重”等善意的概念主導言語行 為實踐。也就是說,言語行為實踐無論希望達到多少種目的,都必須以促進人類社會良性發 展為最終目的,而言說者對符號資源的調用都必須在該目的的指導下進行。

 
 



Copyright © World Library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eBooks from Project Gutenberg are sponsored by the World Library Foundation,
a 501c(4) Member's Support Non-Profit Organization, and is NOT affiliated with any governmental agency or depart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