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 to Book Shelf
Flag as Inappropriate
Email this Book

中國國家形象重塑與維基 百科全書知識話語研究

By Lihao, gan

Click here to view

Book Id: WPLBN0100304224
Format Type: PDF eBook:
File Size: 0.1 MB
Reproduction Date: 9/18/2022

Title: 中國國家形象重塑與維基 百科全書知識話語研究  
Author: Lihao, gan
Volume:
Language: Chinese
Subject: Non Fiction, Political Science
Collections: Authors Community, Politics
Historic
Publication Date:
2022
Publisher: 華東師範大學國家話語生態研究中心
Member Page: lihao gan

Citation

APA MLA Chicago

Lihao, B. G. (2022). 中國國家形象重塑與維基 百科全書知識話語研究. Retrieved from http://gutenberg.cc/


Description
維基百科平臺雖然宣稱“中立”和“客觀”,實際是一個充滿了話語爭奪、協商妥協的 話語場。也就是說,維基百科不應該簡單地被認為是資訊搜索平臺或者百科辭典式的知識平 臺,而應該被定位為一個非常重要的對外傳播平臺。然而,中國對外傳播領域對維基百科的 重視卻是長期缺失的:已有研究一方面沒有意識到維基百科平臺為中國對外傳播適應全球傳 播格局重構、實現彎道超車,提供了良好契機;另一方面沒有注意到維基百科存在大量對中 國國家形象、政府形象、國家領導人形象不利的描述。因此,分析、應對和利用維基百科條 目給我國對外傳播帶來的機遇和挑戰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全書共有九章,近 23 萬字,詳細闡述了:維基百科作為全球傳播力與影響力最大的協 同參與式互聯網百科平臺,一方面為中國拓寬對外傳播路徑、樹立大國形象、提升國際話語 權帶來新的機遇,另一方面也給中國對外傳播工作帶來挑戰。機遇表現為:為中國適應全球 傳播格局重構提供良好契機;為“講好中國故事”提供國際性平臺;為中國線民更好地融入 國際社區創造條件等。而挑戰表現為:維基百科條目內容對中國存在大量偏見與誤解;涉華 議題在多語種維基百科中缺乏系統性整理與維護;維基百科社區缺乏有影響力的親華網路編 輯;傳統對外傳播話語模式無法適應維基百科社區。基於此,該章認為中國對外傳播亟待鼓 勵線民參與維基百科平臺的編輯活動,積極培養維基平臺意見領袖,在遵守國際話語規則的 同時講好中國故事。

Summary
21 世紀,隨著互聯網的迅速崛起,以 Wikipedia 為首的百科知識搜索和共用平臺逐漸成 為普羅大眾、各行各業,甚至全球最具影響力的記者、學者和政治家們搜索資訊,瞭解新事 物的重要管道,其影響力已經逐漸超過 CNN、BBC 等傳統媒體(Lih A,2004)。 隨著維基百科影響力日益加強,國內外學者對其進行了大量研究。研究文獻除了針對維 基百科平臺運作提供技術支持外,還對維基詞條話語的生成進行了深入分析,比如 Niederer S. & Van Dijck, J.(2012)分析了維基百科中不同類型用戶與內容自動化生產的關係,提出 維基百科是“協同知識”生產的典型。王薇和徐芳(2013)在“協同知識”生產基礎上,進 一步總結出了維基百科開放、對等、共用、全球運作的四個創新傳播特點,認為維基百科作 為一種公共話語空間,可以對抗權力和資本的影響,具有“客觀性”和“中立性”特徵。 Gorgeon 和 Swanson(2015)總結了維基百科詞條“web2.0”在 2010-2015 年期間被編輯的 歷史過程,揭示了維基百科編輯者社區構建詞條文本的過程,分析了註冊用戶、匿名用戶、 管理員、程式員等不同角色對詞條文本發展做出的不同程度的貢獻,進一步肯定了“維基百 科”中立性的特徵。 然而,也有不少學者並不認同此觀點,他們發現維基百科詞條中存在一個交織權力、利 益與意識形態鬥爭的戰場。黃順銘、李紅濤(2015)在《線上集體記憶的協作性書寫——中 文維基百科“南京大屠殺”條目(2004-2014)的個案研究》中通過分析“ 南京大屠殺”的 中文維基百科詞條,研究線上社群通過協作、激辯與妥協,建構出一個歷史事件敘事的集體 記憶過程。Eva Gredel(2017)運用福柯話語分析的視角,以俄羅斯聯邦對克裏米亞的吞併 為具體案例,通過詳細的微觀分析,剖析出維基百科線上互動討論區對詞條頁面話語生成的 影響,及其背後蘊含的權力關係。Sangeet Kumar(2017)分析了在恒河“Ganga”命名上維 基百科頁面發生的編輯戰爭,通過網路化數字領域話語的運作,說明網路上的知識生產如何 加強和擴大全球知識生產中存在的不對稱現象,最終揭示了維基百科與其建立之初致力於非 政治性和“中立知識”的理想目標之間的矛盾。 實際上,維基百科詞條平臺長期活躍的編輯用戶或者對我國不友好,或者對我國不了解, 或者對我國有偏見,從而致使維基百科平臺生成的詞條,存在很多有損我國領導人、政府和 國家形象的內容,比如很多人物詞條稱呼我國領導人為獨裁者;不少地名詞條的介紹,特別 是有爭議地區的地名,嚴重損害了我國主權,比如釣魚島、西藏、臺灣之類(諸蔚冰,2017);很多突發事件,動輒構建我國專制的政府形象等等(張亞瓊,2017)。 因此,基於維基百科的“非中立”性,丁潔(2016)提出“中國政治話語的對外傳播急 需改變以往重內宣、輕外宣的狀況,因此探索如何融入世界主流媒體管道進行中國政治話語 傳播就要研究媒體特點,找到突破路徑”,並試圖找到對外傳播政治話語的“維基模式”。 然而,雖然維基百科平臺在對外傳播領域存在著極大的優勢與重要性,但目前,我國學 術界依然缺乏一套系統地對維基百科詞條話語進行分析的方法,對其在對外傳播領域中“講 好中國故事,塑造良好國家形象”可能所起的作用也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 總之,如果能夠全面揭示維基百科全書知識建構的生產機制,充分利用百科詞條生產所 具備的低門檻性和公眾性等特點,以及和建立專門新聞實體機構相比,其不需要經過長期的 前期建設及付出高昂的經費投入就能在對外傳播領域收到較好成效的特點,根據維基百科平 臺遊戲規則,對維基百科詞條的話語和活躍編輯用戶進行監測、分析和干預不僅應該迫切提 升到我國對外宣傳中的議程,而且具有較大的可行性和操作性。 維基百科平臺雖然宣稱“中立”和“客觀”,實際是一個充滿了話語爭奪、協商妥協的 話語場。也就是說,維基百科不應該簡單地被認為是資訊搜索平臺或者百科辭典式的知識平 臺,而應該被定位為一個非常重要的對外傳播平臺。然而,中國對外傳播領域對維基百科的 重視卻是長期缺失的:已有研究一方面沒有意識到維基百科平臺為中國對外傳播適應全球傳 播格局重構、實現彎道超車,提供了良好契機;另一方面沒有注意到維基百科存在大量對中 國國家形象、政府形象、國家領導人形象不利的描述。因此,分析、應對和利用維基百科條 目給我國對外傳播帶來的機遇和挑戰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全書共有九章,近 23 萬字,詳細闡述了:維基百科作為全球傳播力與影響力最大的協 同參與式互聯網百科平臺,一方面為中國拓寬對外傳播路徑、樹立大國形象、提升國際話語 權帶來新的機遇,另一方面也給中國對外傳播工作帶來挑戰。機遇表現為:為中國適應全球 傳播格局重構提供良好契機;為“講好中國故事”提供國際性平臺;為中國線民更好地融入 國際社區創造條件等。而挑戰表現為:維基百科條目內容對中國存在大量偏見與誤解;涉華 議題在多語種維基百科中缺乏系統性整理與維護;維基百科社區缺乏有影響力的親華網路編 輯;傳統對外傳播話語模式無法適應維基百科社區。基於此,該章認為中國對外傳播亟待鼓 勵線民參與維基百科平臺的編輯活動,積極培養維基平臺意見領袖,在遵守國際話語規則的 同時講好中國故事。 本書還進一步結合框架理論分析了維基百科全書中的知識框架。課題選取了英文維基百 科中的昆明 3·1 事件條目與倫敦 6·3 事件條目進行批評性話語分析,發現兩者都描述了“極端分子用刀砍殺路人”事件,卻分別建構了“民族衝突”和“恐怖襲擊”兩種極為不同的數 字話語框架,即在“非原創性”“可查證性”編輯方針和線民結構等因素的作用下,維基百 科全書深受國際社會主流意識形態和話語秩序的影響,其並沒有真正成為一部全面、均衡、 “協作自由的全球百科全書”。 在知識合法性方面,本書發現在互聯網時代,維基百科全書知識是人類社會知識的重要 組成部分,其合法性來源於一系列意識形態認同:認同互聯網是民主的,認同民主能夠實現 公平正義,認同透明能防止操縱,認同群體思維優於個體思維,認同流動性的辭書內容能夠 克服空間、時間和文化帶來的偏見,認同全球線民不分晝夜的編輯能夠實現真正的“全面均 衡”等等。然而,從文本、用戶和平臺規則出發,分析英文維基百科中存在主權爭議的“釣 魚島”條目,卻可以發現該條目正文整體呈現親日的特徵,編輯社群中親日線民的編輯次數 和數量大大超越了親中線民,平臺設定的管理機制無法對活躍用戶的不良編輯行為進行實質 監管。整體看來,“釣魚島”條目並不能實現知識真正的“全面均衡”。在這個意義上,該 章進一步論證了維基百科全書不僅僅是人類知識儲存與傳播平臺,還是國際話語鬥爭與協商 平臺。 本書還討論了維基百科全書中的命名政治問題,指出命名不僅是一種能指與所指對應的 符號指涉行為,而且是一種社會性和政治性的元話語行為。在面臨命名衝突時,維基百科全 書的知識構建模式呈現出和傳統紙版百科全書完全不同的分配、儲存和生產特點。和精英團 體構建知識不同,維基百科全書通過網路社群自組織規範,建立起集體行動制度。在不受政 府和市場完全控制的制度之下,維基群體一方面約定並達成“命名方針”的編纂共識,一方 面又策略性地訴諸包括“命名方針”在內的各種編纂方針、指引和爭議解決程式,就全球知 識體系中的命名權進行了長期而艱苦的爭奪。這種爭奪一方面充斥著各種民族主義、殖民主 義、種族主義和性別主義等意識形態衝突,一方面又保證著維基百科全書通過線民長期、億 萬次對話與試錯的活動,記錄、積累、更新與構建著人類社會的知識。 本書還討論了維基百科全書的機器人話語權問題。課題指出維基百科全書存在著一個群 體性自組織的線上社區。在這個社區中,不僅活躍著眾多來自不同國家、民族、文化和語言 背景的人類群體,還生存著大量功能、地位、目的和職責彼此不同的機器人群體。這些人類 和機器人共同維護著維基社區,通過撰寫、修改、討論、鬥爭、妥協和配合等一系列編纂行 為全面提升維基百科全書條目的品質。在這一過程中,機器人不僅是人類力量的增強器,還 是擁有獨立帳戶的行動者,其一方面被人類用戶設置了嚴格的編輯門檻,另一方面依靠虛擬 空間賦予的生理權力、維基社區賦予的身份權力、維基平臺賦予的演算法權力,在生產、保存、分類、分配知識的過程中,生成了機器自身獨特的認知經驗,同時逐漸消解著“人類中 心主義”。 本書還討論了維基百科全書中的知識形態,並對拉圖爾的“黑箱理論”進行了反思。課 題認為隨著社交媒體平臺的知識生產模式的變革,建立於現代主義時期的拉圖爾“行動者網 路”理論亟需重新反思。拉圖爾的“黑箱”隱喻無法準確描述維基百科知識的特性,“行動 者網路理論”以“行動者”為研究中心的視角,亦無法用來分析維基百科趣緣群體的匿名知 識生產過程。從網路社會的後現代狀況來看,只有借助“馬賽克”隱喻,借鑒謝克納的人類 表演學視角,依據“環境戲劇理論”,重新理解“維基人”群體編纂行為中的空間利用、角 色定位、劇團組建和話語權爭奪等問題,才能恰當描述和分析社交媒體時代知識生產的過程 和特點。 除此之外,本書還討論了維基社群如何巧妙利用客觀性原則、平衡性原則和中立性原則 為自己主張的知識進行背書: 首先本書將客觀性原則視為一種知識生產的體制與文化,選取維基百科英文“一帶一路” 條目為研究案例,探討維基百科出臺的客觀性政策原則在“一帶一路”條目社區中的所承擔 的角色。研究發現,在維基百科“一帶一路”條目社區的爭議論辯中,不同立場的編輯都會 將客觀性原則作為修辭資源為其主張辯護。從爭議論辯的過程與結果來看,客觀性原則在維 基百科中的實踐,反映了維基百科知識構建過程中的一些內在機制:客觀性原則會被其他原 則所制約;官方出臺的客觀性原則有待補充與完善;部分政策原則因其“模糊性”,為有偏 向性的編輯提供了較大的“操作空間”,這些內在機制都對維基百科知識構建產生了重要影 響。 其次,本書討論了維基百科全書中的平衡性原則。本書以維基百科全書的平衡原則為主 要研究對象,結合網路民族志、文本分析法和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分別從方針規定和案例 應用兩個視角全面解析平衡原則並探究平衡概念的基本內涵。研究發現,維基百科方針中的 平衡原則是維基百科用戶在長期討論與修訂下達成的“共識”,可分為文本平衡原則、圖像 平衡原則、外部鏈接平衡原則。該章還指出平衡原則也是編輯者們在維基百科社區中編輯與 討論文本、傳輸價值與立場的“策略”,並選取了英文維基百科中的“中美關係”條目與“轉 基因食品”條目等具體案例,考察英文維基百科用戶在維基社區中對平衡原則的運用,總結 出“平衡”概念的基本屬性:一是各平衡要素間為對立統一的矛盾關係;二是平衡要素處於 變化狀態,平衡關係處於相對靜止狀態。最後,在分析各種社會因素對維基百科平衡原則造 成的影響後,發現維基百科平衡原則內涵的形成依賴於影響因素的驅動作用,而影響因素又制衡著平衡原則的發展。 最後,本書分析了維基百科全書的中立性原則。該章選擇了維基百科中軍事衝突類條目, 以 2017 年中印邊境對峙為例。以中立性視角切入,運用話語分析和民族志研究方法,探究 網路編輯們如何運用維基百科的中立性原則政策編輯“2017 年中印邊境對峙”條目。該章 首先探究了維基百科中立性原則的具體要求以及形成過程,然後從“現實構建”、“媒介引 述對象”、“核心主題討論”三個方面展現維基百科網路編輯者如何運用中立性原則政策從 事編輯行為,並對 2017 中印邊境對峙條目中的“關鍵性編輯者”的編輯行為進行分析。該 章發現編輯們在使用維基百科中立性原則政策編輯條目時,對該原則進行了選擇性使用,使 其成為刪除對立觀點或保留己方觀點的工具。同時中立性政策中一些不夠明確的規定,讓編 輯們在具體使用過程中按照自己的理解進行編輯,這導致中立性原則成為編輯們服務於自己 意識形態的工具。在編輯過程中,編輯者們除了根據已有的中立性原則從事編輯行動外,編 輯們也在具體編輯過程中形成了新的中立性共識,而這些共識又再一次被用作於服務自己的 觀點。 最後,參與本書撰寫人員還有吳迪(第七章)、李淨先(第八章)、翁彬婷(第九章)、 龐豔茹、劉欣雨、關永蕗等本人指導的碩士研究生。

 
 



Copyright © World Library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eBooks from Project Gutenberg are sponsored by the World Library Foundation,
a 501c(4) Member's Support Non-Profit Organization, and is NOT affiliated with any governmental agency or department.